个人主页 https://kaopubear.top
邮件通讯 https://kaopubear.zhubai.love
时常安利 偶尔吐槽
#记录 我天,发现这个小频道关注的人数竟然真的有三位数了,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推荐。🥰
#日常思考 一个项目同时准备两个不同时长的答辩还挺锻炼人,一个40分钟一个5分钟。

40分钟的幻灯片大概三十多张;5分钟的大概六七张

40分钟的每层内容扩展三点依次介绍;5分钟的只放一层要做好关系图

40分钟的要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背景,方法,结果,讨论;5分钟的需要讲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40分钟的需要让评审记住你逻辑严密、思考充分、技术过硬;5分钟的让评审记住这人挺牛皮或者想试试东西

40分钟的讲完之后评审最好觉得「无话可说」;5分钟的讲完之后评审最好想「加个微信」
#记录 毕业论文遇到了一个极好的盲审老师,没有任何问题且用词十分温柔,「建议」「可否」。感动~😭
虽然已经好多个月了,这个频道还是没有超过一百个朋友订阅,但是这个小频道现在有点像我的自留地一样。
我很珍惜这个表达还能相对自由一点不用说话前反复自我审查的地方。
不过,我还是掌握不住流量密码啊~怎么才能有机会被更多的人看到呢😂总之再次感谢已经订阅了的朋友听我碎碎念
https://mp.weixin.qq.com/s/oU2TUCxjsdPEDNgbEwiHvw 一个非常喜欢的植物学科普文关于最近科普环境变化的一点思考,就这文章,我要是分享在微博应该都会有人说我有问题。
确实,时代变了,我也变了。
#日常思考 今天又被低年级师妹问到一个问题:怎么就算入门了呢?

4年前在当中科院生物统计课程助教的时候,我第一次上课就被当时的学生问了怎么定义入门。

我发现自己实在给不出一个明确标准就给了个感性理解,没想到这个回答据说被后面几届的助教们多次引用,说明这个事情可能确实不好定义?

我当时的回答是:入门并不难,入门就是不怕。如果一个工具成为了你日常问题解决方案的常规选项或者首要选项,你可能就已经入门了。

比如同样完成50个文件的重命名,你头脑里的第一选项可能是用鼠标操作50次或者借助一个特殊软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正则表达式在命令行里写一行Bash代码。

进一步,如果你目的是入门Linux系统,可以记录自己在Windows或者macOS下一天的全部常规操作。可能包括:新建打开和编辑文件、查找替换文本、配置网络和下载数据以及开机关机挂载硬盘等等。对着你记录的内容,如果可以在Linux系统下全部用命令行操作无障碍的完成,那应该也就算入门了。

今天我再回答的时候还是想不出更好的标准,晚上回来自己使劲总结,感觉可能是:在不参考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某个难度级别的需求,同时有能力通过实践学习掌握完成这个需求的最佳实现方案。

所以各位有什么定义入门的方法么?
#日常思考 周一的早晨,等了十分钟还没挤进地铁🙃
#吐槽 自己写的软件默默地已经有两百多次安装了。不过,悲伤的是,目前还没有人报issue,更悲伤的是,我明确知道如果完整使用应该会碰到一个已知bug ,因为调用的一个API 正在维护😂😂😂
写的挺好,读的挺难受。不行,我不能这么刻薄🤦‍♂️
#日常思考 观察了一段时间若干「效率工具」KOL的文章和动态,有一些直观感觉和个人心得🤦‍♂️

1. KOL的绝大多数受众是来源于产出或时间焦虑的人~期望通过收集效率工具来缓解焦虑。

2. KOL会把一套话术用在不同的工具或者稍微改改公关稿再配上「XX 神器 速度收藏」的标题。

3. 效率工具(软件)介绍可以理解为一份工作,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的期望不要过高。和手机硬件测评房产带看一样,滔滔不绝讲一个手机多牛逼的人多数用的还是iPhone,各个楼盘带看讲解的人很可能也没买房。

4. 不妨关注几个你所在领域特别厉害的人和够一够能够成为的人,有机会多看看他们在用什么工具以及是怎么用的。

5. 脱离实际生产环境和脱离个人实际工作经验的所谓工具分享文章都不太值得看。比如用「为了测试XX我用它XXX 」当标题和一上来就强调「这篇文章就是用XXX 写的」。

6. 喜欢各种软件工具就像喜欢各种器材硬件一样,都可以当做一个爱好,但是不可以因此吹嘘自己是一个XX 专家。遇到这样的傻逼,可以不揭穿但是务必远离。

7. 安利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安利,一定要让别人先开口。把事情做漂亮了自然就会有人问:你提到的XXXX,这个XXXX,是用什么做到的啊。
#日常思考 「要学的可太多了叭」
经过一个在金融领域工作的朋友提醒,让我了解公司的时候不要只问身边的人,可以稍微研究下财报,调研,以及市场上一些投资机构的操作。
感觉就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看世界😂,对好几个公司的理解都发生了变化。
#日常思考 好事别拖着,说没就没了;坏事和麻烦事稍微拖一拖,有时候也说没就没了。bug是一定要分清楚好事和坏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摆,我们的会员通讯恢复更新了。感谢静默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方可成老师的推荐~

熊言熊语会员通讯「4321X」是一个免费的订阅服务,欢迎你将它转发给你在意的朋友,一封邮件就是一次交流。这是一个你我共创的产品,我负责贡献喜欢的内容,你负责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

每期我为你会推荐 4 篇生物信息或医学相关文献,分享 3 个我过去一段时间的思考,推荐 2 个我喜欢的工具,同时提出 1 个问题供你我交流,而 X 则代表不固定的 one more thing。

https://podcast.kaopubear.top/4321x007
#工具推荐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是由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发布的一个科研人员「内卷」清单。

榜单以Scopus数据库为依据,基于引用次数、H因子、HM因子等综合指标,根据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从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分为22个领域和176个细分子领域。

趁着高考的热度(并不能蹭上),如果你在考虑读研或者读博选导师,或许这个榜单会有一些帮助。

如果你把科研作为自己读博的目标,找到一个领域内优秀的导师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是为了要一个不错的学历,或许更重要的是考虑去一个名气更大的学校。

https://kaopubear.top/blog/2021-06-05-topauthor/
写论文需要核对一些数据,在印象笔记里找4年前的工作日志,弹出来这么一个更新提醒。
感觉此刻的印象笔记完完全全已经不是我曾经认识的工具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现在才开始刚刚接触笔记工具的新人或者才打算上手印象笔记的人,不会体会到新旧笔记在软件里的割裂,这些更新也未尝不是吸引一部分人的feature?看起来充满「智能」和「科技感」。
再回看自己18年发在少数派的 印象笔记入门与避坑指南 ,多数内容基本已经不适用了,真是物非人也非。
#记录 请了一天假出来拍婚纱照的外景,累完了😂。一个意外收获是尝试了那么多年都没学会戴的隐形眼镜今天终于学会了,秘诀是不要用送的工具用手指,会减少很多把一个东西戳进眼睛的恐惧。
Back to Top